历史上中越两国的战争与和平
分类:历史随笔 | 标签: 中国 越南 南海 南沙群岛
2014-05-19 06:28 阅读(137282)评论(102)
中国与越南的关系,是所谓“共饮一江水,同闻晨鸡鸣”,在历史上有着两千多年的恩怨纠葛。在这么长的时间段中,越南先后是中国领土、中国藩属,以及中国重要的邻国。在越南官方所编的《越南历史》中,中越关系史,就是越南不断反抗中国侵略与压迫的历史。本文即对此进行一个简单的回顾。
秦汉—五代:作为中国郡县的交趾
中国与今天越南地区的联系始于公元前221年,当时秦始皇统一六国,命55万大军南下岭南,设立番禺、桂林和象郡三郡。其中象郡包括了今天的广西西南部和越南北部。秦末大乱之际,秦军征岭南的大将、南海郡尉赵佗建立了“南越国”。
汉朝建立后,赵佗表示臣服,获封为“南越王”。至前112年,汉武帝出兵十万,灭亡了立国九十三年的南越国。战后,汉武帝在这里设置了九个郡,其中交趾郡包括今天越南中北部。在越南历史上,这段时间被称为“北属时期”或“郡县时代”。
在三国、南北朝至隋的这几百年时间里,交趾百姓屡屡发动反抗中原王朝的暴动,到了公元679年,唐朝在这里置“安南都护府”,局势才安定下来。安史之乱后,唐朝力量大为衰落,再也顾不上几乎远在天边的交趾。
五代时期,交趾一度被南汉所控制。但是南汉任命的安南节度使吴权拥兵自立,驱逐了南汉军队,于939年自称为王,“置百官,制朝仪,定服色”,吴朝开启了交趾地区独立建国的历史。
越南官方不愿承认,从秦汉至五代这一千多年间,越南其地曾是中国领土的事实,而大肆宣扬“两千年反对北方侵略史”。事实上,秦汉、三国时期,中原王朝对交趾用兵,乃是一种对内平叛,并非是对其他主权国家的侵略。
宋朝—晚清:作为中国藩属的安南
吴权死后,越南陷入“十二使君之乱”,直到丁部领削平群雄,统一安南,自称“大胜王”,建立“大瞿越国”。丁部领上书宋太祖,请求册封,于是宋廷封其为检校太尉、交趾郡王,从此中原王朝与交趾建立了宗藩关系。如果说是侵略的话,交趾在独立建国后,多次对中原王朝用兵,杀戮百姓,更是毫无疑问的侵略。中原王朝则与之不同,其出兵交趾(安南),多是履行宗主国的义务。
在两宋的三百多年时间里,越南更迭了四个政权。丁氏政权内乱期间,大将黎桓趁机夺取大权。宋太宗闻讯后发兵讨伐,以天朝名义为藩属国主持公道。宋军与黎军胶着多年,互有胜负,以宋廷承认既定事实告终。后来李公蕴效法黎桓,建立新朝时,宋真宗就没有再较死理,顺水推舟地封李公蕴为静海节度使、交趾郡王。
至宋神宗时,交趾李朝以王安石祸国为名,出兵两广“拯救人民”。交趾攻下钦州、廉州、邕州后,屠杀百姓数十万人,还掠走大量人口。郭逵率宋军迎敌,交趾军战败请降。郭逵有意乘胜追击,但宋军“九军食尽”,只好班师。至南宋,李朝“交趾郡王”的封号被升格为“安南国王”,
安南李朝灭亡后,新建的陈朝继续向南宋称臣。在蒙古军南下时,陈朝也成为蒙古的附属国。至忽必烈称汗,向安南承诺,归附后“凡衣冠典礼风俗一依本国旧制”。陈朝接受忽必烈“安南国王”的册封。
明灭元后,安南自然成为明朝的藩属。然而安南的胡朝不能恪守“臣节”,一方面发兵广西,侵占明朝疆土,另一面又对已灭亡的陈朝宗室斩尽杀绝。陈朝亡国之君的孙子陈天平万里迢迢,到了北京“哭明廷”。我们知道,明成祖乃一代雄主,藩属出了事情,当然要管一管。
胡朝惧怕天朝,假意说要接回陈天平,立其为国君,结果走到半路,就把陈天平给暗杀了。成祖自然是龙颜大怒,要为陈家夺回江山。明军一路势如破竹,灭了胡朝,设交趾布政使司,使安南重归中原王朝版图。明朝在安南坚持了二十多年,终于被黎利率领的安南地方力量驱逐了出去。
黎利打了胜仗,不过还是很低调,帮着明朝实现了出兵时的目标,扶立陈家后人当了国君。不久,黎利就自立为君,请求明朝册封。明宣宗仅同意让黎利“权署安南国事”,也就是让他做“代理国王”。
时间又过了一百多年,中原改朝换代了,安南的黎朝也走到了末路。乾隆年间,黎朝在安南的统治名存实亡。至1787年阮惠率西山军统一安南,拥立黎维祁做了傀儡。乾隆皇帝本事不如明成祖,但是脾气上一点不差,眼里不揉沙子。在收到黎维祁的求救消息后,即命两广总督孙士毅挂帅出征,要帮助黎朝复国。
说起来也是奇怪,宋、元、明、清论实力,比安南高出不知多少个档次,但都咬不动这根硬骨头。乾隆更是输的最惨的,孙士毅所部全军覆没。天朝的征讨计划不断失败,安南的历代政权也都是乘胜议和、归附。这一次依旧是不例外,阮惠请降,乾隆同意册封其为安南国王。至于那位黎维祁,只能在天朝当“寓公”了。嘉庆年间,消灭了西山政权的阮福映被封为越南国王,从此有了“越南”这个名字。
由宋至清,我们可以看到天朝虽然一次次想履行宗主国的义务,但根本力不从心。面对安南内部的反叛势力,天朝尚且无奈,更不用说面对西方列强了。当法国觊觎越南,通过条约不断剥夺越南主权时,天朝最后一次以宗主国身份,出兵援越,这就是教科室上所谓“不败而败”的中法战争。战后,中越宗藩关系不复存在。
近代—今天:关系并不太好的陆上邻国
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后,不再有独立地对华主张,中越关系仅仅是从属于中法关系的一部分。抗战期间,国民政府持续援助越南独立运动。1943 年11月, 蒋介石还在开罗会议上表示, 中国对安南“无领土野心”,并提议发表宣言, 战后由安南独立。
战后越南获得了独立,不过南北分裂。1950年1月18日,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越南民主共和国(北越)建交。中国政府表示:“七亿中国人民是越南人民的坚强后盾,辽阔的中国领土是越南人民的可靠后方”。为支持北越与美国作战,中国先后派出工程、防空、后勤等援越部队32万余人,专家顾问2万多人,援助金额达200多亿元人民币。
当北越终于统一全越后,却与中国在1979年爆发了边境战争。随着国际局势的缓和,两国在1991年实现了关系正常化。但在两国失和期间,出现了一颗炸弹——越南声称对南沙群岛拥有主权。
南沙群岛有岛、礁、沙、滩46个,其中越南占了27个,中国仅控制7个;越南侵占我中国南海海域40万—5O万平方公里。在这个地方,两国屡有冲突,1982年3月,越南还出动武装船只袭击中国渔船;1988年3月,越南海军挑起武装冲突,中国海军还击,击沉一艘、击伤二艘越南军舰;1989年,越南把南沙群岛划人其庆和省,计划建立所谓“建立科技经济综合区”……
关于南海主权的争议,直接影响着今天的中越关系。近期两国关系再度紧张,其起因亦在南海。
(参考资料:黄亮《冲突与交流:中越宗藩关系研究》、古小松等《恩怨过后正常化—中越关系60年回顾与展望》、徐焰《中越恩怨两千年》、李广一等《中越关系与南沙群岛争端》等)